如何做好居家近視防控?
收下小編這份精心準備的攻略,一起為孩子的眼健康保駕護航
電子產品的選擇
網課活動的開展需要電子產品的輔助,常用的電子產品有:投影儀、電視、臺式電腦、平板、手機等。
1.屏幕較大一般來說,投影儀和電視設備屏幕比較大,觀看的距離較遠更有利于保護眼睛。
有條件的情況下,投影儀和電視等屏幕較大的設備優先選擇。如沒有投影儀和電視,可依次選擇的順序是:臺式電腦、平板、手機,盡可能遠距離觀看,避免近距離用眼。
2.分辨率高,畫面清晰選擇分辨率高,畫面清晰的電子設備。在同等屏幕條件下,分辨率高并且畫質清晰的畫面可以減少用眼不適和疲勞,如屏幕或保護膜出現破損、劃痕等情況,應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畫面質量,加重眼睛負擔。
3.適宜的亮度屏幕的亮度設置應與周圍環境的亮度相適應,不宜過亮或過暗,可以調大字體,減少頻閃,如果屏幕靠近窗戶,應保持屏幕背向窗戶,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屏幕,減少屏幕反光。
正確的用眼習慣
1適當距離使用電腦時,顯示器距離眼睛60厘米左右(約一臂遠);觀看電視時,屏幕中心點高度略低于孩子坐姿時眼睛的高度,眼睛距離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電視屏幕對角線的長度;使用手機、平板電腦,眼睛距離屏幕40~60厘米。
2合理的休息時間小學生建議每節課20分鐘,課間可以休息10分鐘再進行下一節課的學習;中學生建議每節課30分鐘,課間休息15分鐘;高中生網課學習的時間則可以更長一些,總的來說是年齡越小、時間越長、對眼睛的影響就會越大。除了網課的學習時間,盡量不要額外增加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。
3正確的讀寫姿勢閱讀書寫時,要注意保持“一寸一拳一尺”的姿勢: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,胸口離桌一拳,書本離眼睛一尺。其次,要保持正確的坐姿,頭擺正,肩放平,身體直,稍前傾,兩腿并排腳放平。牢記“20-20-20”原則,也就是在觀看電子屏幕20分鐘以后,建議向20英尺(6米左右)遠處眺望20秒,讓眼睛得以休息。
良好的生活作息
1充足的睡眠有研究發現:相比沒近視的人群,近視人群晨起的血清褪黑素水平更高、睡眠時長更短,以及睡眠質量更易欠佳。
美國睡眠醫學學會(AASM)給出了嬰幼兒及青少年較佳睡眠時間,家長不妨參考一下:
4-12個月:12-16小時;1-2歲:11-14小時;3-5歲:10-13小時;6-12歲:9-12小時;13-18歲:8-10小時。
2“目浴”陽光2小時居家期間可在陽臺或院子里接觸大自然的光照,可以遠眺或做一些喜歡的活動,做眼保健操、澆花等,光照刺激利于視網膜合成和釋放多巴胺,延緩近視的發展。
3均衡飲食平衡的飲食對孩子的眼保健有好處,避免飲食結構的單一,多補充魚、肉、蛋、奶、谷物類食物,增加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的攝入。
4注意用眼衛生疫情期間,口罩不離身,更要注意用手衛生,飯前便后都要勤洗手,不用手粗暴地揉眼睛,不啃手指甲,使用流動的水洗手,手指縫也要徹底清洗到。
OK鏡有效延緩孩子近視進程OK鏡,即“角膜塑形鏡”,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防控近視有效的方式。
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通過改變角膜形態來降低屈光度數、提高裸眼視力的非手術方法。
近視者在晚上佩戴8-10小時后,鏡片對角膜產生輕微壓迫,緩慢地改變角膜形狀,使角膜中央光學區變平坦,從而阻止近視的發展。白天摘鏡后的裸眼視力處于不近視或降低近視狀態,無需配戴任何眼鏡,不會影響學習、工作和運動。